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三只羊平台也出现假茅台,谁来担责?

2024-06-24 10:23   浏览量:29466     来源:食品网

  当前,茅台正在陷入价格止跌的“正事儿”中,近日又扯上网络直播出现假茅台。知名直播带货主“三只羊”小杨哥被揭开发现销售有假茅台,消费者在三只羊平台买的茅台被第三方鉴定为假茅台。三只羊声明:第三方鉴定机构不具权威性!

  这下,消费者、小杨哥,都不乐意了!媒体舆论界也炸开了,这事咋整?

  事因:直播平台发现假茅台

  6月20日,据媒体报道,有男子称网红“疯狂小杨哥”直播间售出的茅台酒,经第三方机构鉴定是假的。当事人称,生肖茅台的瓶盖可以拔下来把酒换走。根据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32瓶茅台酒中有13瓶已被拔过头,还有7瓶使用了假瓶盖和假喷码。

  三只羊声明:任何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不具有权威性和法效性

  6月21日,三只羊网络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三只羊的兄弟们,三只羊一直坚持以正品为保障,一切以官方鉴定结果为准。

  声明称,公司一直在直播间为消费者推广正品茅台酒,所售商品从未发生过官方鉴定为假酒的案例。鉴定茅台酒应按茅台官方公布的打假维权电话到官方鉴定机构鉴别真伪,任何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不具有权威性和法效性。如在直播间购买的茅台酒出现经官方鉴定为假冒产品的情形,公司会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先行赔付消费者,并严格追究销售商的法律责任。

  图源:三只羊网络微博

  据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官方微博6月20日消息,湖北武汉的张先生(化名)称,去年5月份他在疯狂小杨哥直播间推荐下,在“玖到家酒类专营店”抖音店铺购买了10瓶茅台,经茅台打假办鉴定为真后,又购买了14瓶用作收藏。今年,张先生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茅台造假手法,让他对自己抢购的茅台酒产生怀疑,于是找到第三方平台进行鉴定,结果24瓶茅台中有14瓶为假,“玖到家酒类专营店”抖音店铺也显示“被退店”。 

  记者来到安徽合肥三只羊集团询问,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和售卖该批茅台的“玖到家酒类专营店”合作时,对商家资质和商品手续都进行了特定的审核。但因为货不是从他们仓库发出,所以无法保证商家会不会有“掺假”行为。同样,张先生为了鉴定,在商家的同意下撕掉了标签,打开了酒盒,所以也没法证明酒有没有被调包,如果商家卖了假酒,他们也会追究商家的责任。 

  三只羊网络针对直播间售出茅台酒的真伪争议作出回应,强调只有茅台官方鉴定机构的结论才具权威性。

  第三方鉴定结果不予认可。此言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

  还有网友解读:官方不负责检测+不支持第三方=你拿我没办法。

  如果按照三只羊的说法。司法鉴定也没用,任何第三方。除了茅台自己。

  市场库存:假茅台有多少?

  2023年8月重庆日报报道的这则“查处假茅台”新闻被高度关注。

  川渝警方紧密合作,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高端白酒案,现场查获各类假冒茅台品牌白酒成品416瓶,涉案金额高达1.1亿元。

  经查,2020年以来,犯罪嫌疑人秦某勇、秦某伟两兄弟为牟取暴利,联合秦某、秦某洪等人在重庆及四川两地设立制假窝点,非法生产假冒“15年”“30年”“50年”等系列茅台年份酒,通过成都“某商贸有限公司”在川渝两地大肆销售。

  很多网红都是被合作商家所坑,商家提供给网红的样品是正品,并信誓旦旦保证所售均为正品,但给消费者发货时却真假混发,而带货的网红往往被蒙在鼓里。“小杨哥”这次或许也是被商家坑了,但三只羊没有逃避责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买家也表示接受和认可,这种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经过大量的分析研判,在四川警方协作配合下,高新警方出动80余名警力,在川渝两地对该案同步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31名,捣毁假酒窝点9个,其中制假窝点3个、包材存储窝点4个、销售窝点2个,现场查获各类假冒茅台品牌白酒成品416瓶。其中,“15年”“30年”“50年”假冒茅台年份酒336瓶、市场价值300余万元,“基酒”900余斤,包材上万件、高精度打码机一台(价值50万元)、普通打码机一台及各种制假设备,查扣房产、车辆、名表、金砖、现金等涉案资产600余万元,涉案总金额1.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案还被列为“昆仑2023”专项行动公安部部督案件。据介绍,在搜捕现场,警方发现该制售假酒犯罪团伙正在以高端原料制作假酒,以口味相近的“茅台王子酒”“飞天茅台”等正品酒为基酒,加入各项添加剂进行勾兑、灌装。为了使制假工艺更加逼真,犯罪嫌疑人专门购进价值50万元的高精度专业打码机对瓶盖进行打码处理,茅台年份酒包装盒、酒瓶、合格证等均为收购的正品包材。以正品包装作为掩饰,将假酒灌装,让人真假难辨。

  可以说,由于茅台的特殊属性,市场上库存的茅台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很多“来历不明”的茅台,即使有也不能说。

  网络直播监管任重道远

  在流量为王的价值追求下,一些平台已然成为假货集散地,贴标售货、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其中。长期来看,这些平台将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度,导致用户逐渐流失,最终得不偿失。因此,要想长远健康发展,平台应严格过滤用户内容,真正落实惩戒措施。

  在商业化包装之下,众多主播走红,并快速将流量变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山寨当道、假货横行的情况屡屡发生。老百姓的多数只顾追求实惠, 不断想尽办法降低在花钱方面的成本,而忽略了自身权益的保护。

  上海警方曾通报,有消费者从直播间购买所谓“专业平台鉴定为真”产品,到手后却发现是假货。经调查,犯罪嫌疑人未经授权私自开模印制电商平台专属包装箱、防伪扣等包材,利用消费者对某平台“鉴真”服务的认可和信任,用假包装、假防伪扣在直播间里为假冒商品披上“正品”外衣。警方共收缴假冒电商平台品牌标识的包装箱、防伪扣等170余万件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0年组织测试的千余件采样商品中,线上商品不合格率为38.70%,明显高于线下。

  网络带货直播不能成法外之地。平台商家可以轻易地拥有多个账号和变换直播间的能力,这种低成本高销售的商业模式为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但其代价却是消费者信任的破裂。然而,大量的网络平台购物者爆发式增长。大家看看那个小区人气最旺?一定是快递收货店,什么菜鸟驿站,一直是门庭若市,店员上万的工资都没有人干,直呼“太累,受不了”。

  虽然网络平台假冒产品、问题产品多,尽管如此,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这些直播带货的假货。原因在于追求便宜。即使商品存在问题,只要有好评返现金返卷等福利,他们仍然愿意进行购买。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商家赚取高额利润并随时退货,而消费者又一次陷入被骗的困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9168亿元,同比增长40.48%;直播电商用户人均年消费额为8660元,同比增长17.03%。

  今年1月,浙江省商务厅网站上的公布数据,2023年线上成交额2563.4亿元,增长35.7%。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规范发展直播电商,杭州、上海也发布相关合规指引,禁止签订“最低价协议”。广东等地还发布相关行动方案,促进直播经济发展。然而,退款问题、商品质量、网络欺诈、发货问题、网络售假、虚假促销、售后服务、霸王条款、退换货难、货不对板是2023年直播电商投诉的主要问题。

  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日新月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规范监管有序发展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综合相关素材)

  直播平台假冒茅台,问题在哪里,你怎么看?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瓷酒融合的里程碑 郎酒陶瓷文化中心落地景德镇
下一篇:茅台“组合拳”止跌能否见效,五粮液、洋河、汾酒等名酒有危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