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访谈 > 正文

刘兰:我眼中的营养行业这40 年

2019-01-10 10:51   浏览量:2555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北京营养师协会秘书长 刘兰)40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瞬,但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民营养健康的角度来看,从我要吃饱,到我要吃好,到如今我要吃得更营养、更健康,营养的改善在居民预期寿命的增长中得以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绩效值得我们致敬。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作为一名营养行业的从业者,笔者深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全民营养健康带来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80年代营养素缺乏普遍存在

  票证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最早的记忆,比如粮票、肉票、油票、布票……凡是生活所需的物资几乎都要用票。特别是肉票,那时邻里中谁家要是煮了一点肉,香味真的是让整条街的孩子咽唾沫。孩子们对肉的渴望,折射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居民食物匮乏单调的状况。

  1982年,第二次全国居民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饮食为主,中国各类人群的能量摄入已达到营养素供给量标准(RDA),人均能量摄入量为2485千卡,蛋白质为67克,达到RDA的低限;维生素A和维生素B2普遍缺乏;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膳食蛋白质和钙普遍不足,佝偻病成为儿童营养缺乏的常见病,北方要更严重一些;中学生膳食能量达到供给量标准,但由于植物性食物比重大,其他几种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2供给不足。营养素缺乏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

  以维生素A缺乏为例,城市为轻度缺乏,农村为中度缺乏,西部地区的农村为重度缺乏地区。因此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及《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将减少维生素A缺乏作为未来10年战略目标之一。再比如维生素D、钙缺乏,1977—1987年全国佝偻病防治协作组对26个省、市、自治区124901人的普查结果表明,北部患病率最高,平均患病率为49.39%,中部为33.11%,南部为24.64%,其中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6个省区的患病率在50%以上,城乡差别较小。

  上世纪90年代营养过剩开始出现

  1992年,第三次全国居民营养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能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其中来自动物性食物的热能占膳食总热能的9.3%、蛋白质占18.9%、脂肪占40.3%,脂肪的占比已明显增加。然而,我国居民摄入的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仍偏低,仅达到推荐的RDA的50.5%、66.6%和59.5%。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平均为32.6%。缺铁性贫血、儿童佝偻病等还有相对高的患病率。

  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居民膳食模式的西方化趋势已十分明显,同时营养过剩现象开始出现。膳食脂肪提供的能量达28.4%,动物性脂肪占38.7%。中等收入水平人群及高收入水平人群的膳食脂肪能量分别达到31.1%和32.3%,动物性脂肪分别占膳食脂肪的40%和42.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脂肪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15%—30%为宜,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10%以下,上述人群的结果已超过了建议标准的上限。城乡差别开始出现,在食物消费类型、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人群营养状况上都有了较大的差别。

  本世纪初营养失衡带来双重挑战

  2002年,第四次全国居民膳食与营养调查结果公布。这是我国首次将营养调查与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调查作为一项国家级综合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食物供应种类不断丰富,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蛋、禽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稳步上升,农村地区改善更为明显。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出生平均体重比1992年增加123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2—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初露端倪,城市居民食用油及高脂肪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农村则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仍是我国人群存在的营养问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居民超重及肥胖患病率为23.2%。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超重及肥胖率已高达35.6%,尤其应引起重视的是儿童肥胖率已达8.1%。

  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居民在膳食模式变迁与疾病谱改变关键时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变化,2010—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列入重大医改项目,决定将10年开展一次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转变为常规性营养监测,每3—4年完成一个周期的全国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城市调查结果显示,2002—2012年间,我国城市居民的食物需求得到了满足,营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明显下降,但是膳食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不健康生活方式较为普遍,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依然在上升。我国开始面临营养失衡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14年1月,国务院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设定了我国食物的生产目标和营养发展目标,提出了未来7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纲要》提出优先发展“三个重点产品”:优质食用农产品、方便营养加工食品、奶类与大豆食品;优先关注“三个重点区域”: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地区;优先改善“三类重点人群”:孕产妇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

  2014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是一切与营养学相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相关政策、标准、法规和国家营养干预项目的理论基础。这套文件是以营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循证营养学和风险评估原则,检索纳入了有关营养素的功能、评价、需要量、安全性以及慢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人体对膳食营养素的合理摄入量,其主要目的是预防人体某些营养素摄入太少,同时防止过量摄入引起有害作用。

  2015年5月16日,我国启动首届“全民营养周”。此前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提出:“提高全民营养意识,健康生活方式,梳理科学饮食理念,研究设立公众营养日。开展食物营养知识进村入户活动,加强营养与健康教育”。“全民营养周”的设立拉开了全民营养教育的序幕。

  2015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我国居民重点慢性病状况并不乐观;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2016年5月,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发布,为全体营养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健康传播者提供了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证据和参考资料,鼓励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加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消费者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实现全民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6月,“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儿童营养改善”作为健康扶贫任务进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贫困地区妇幼健康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儿童营养改善等营养相关内容,并要求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使其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贫困地区营养改善是健康扶贫的一部分,《意见》针对营养改善的具体目标,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营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成为重要议题。优化学生营养餐,促进学生健康是发展人民健康的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中国营养学会发布2018年度大事件
下一篇:烟台完达山资金断裂事件持续发酵 完达山扮演何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