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4 10:50 浏览量:1517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讯 (记者罗晨)3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现阶段公共场所等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就餐厅、商超等公共场所疫情防控进行介绍。
在回答有关在复工复产后如何保证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就餐安全的问题时,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所长施小明表示,餐厅就餐安全是整个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将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餐厅员工健康体检制度。每天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检测,并做好记录,严禁带病上岗。二是加强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做好餐饮具的清洁消毒,确保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三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确保食堂内配备有效的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的可以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到规范超市购买冷冻冰鲜产品,不购买野生动物或未经检验检疫的畜禽生鲜肉品。加工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畜禽肉、蛋类务必煮熟煮透,食物应保证新鲜、清洁、卫生,过夜食品不得供应。五是加强餐厅通风换气。在气温适合和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营业期间可开门开窗,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六是对进入餐厅人员要进行体温测量,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到应急区域隔离,然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恢复营业这些公共场合有哪些防疫措施和要求?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介绍,有七方面的工作需要重视:一是电梯、地面、侧壁、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柜台等顾客经常接触的地方,要增加清洁消毒频次。二是对于中央空调,不管是全空气系统,还是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都要尽量采用全新风,不能实现全新风时也一定要开启最大新风,必要时开门开窗通风作为补充。三是对服务员应该建立健康申报制度和体温检测制度,及时发现可疑症状;对顾客进行体温监测,尽早识别可疑的可能感染者。四是消费者在购物时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过秤、交款、排队时也要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五是交款时最好电子付费。六是人人都应该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七是如果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地联系当地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在其指导下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张流波同时建议消费者,在目前情况下,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去的机会,尽量缩短待在这些场所的时间。“我们到这些地方去,应该是买东西而不是逛商店。”施小明补充建议消费者在就餐前选择表面清洁的桌椅,最好是靠近门窗等通风比较好的位置就坐;如果餐厅人员比较多,打包是比较好的选择;就餐后,要立刻离开餐厅,减少在餐厅的逗留时间。购物时间尽量避开商场、超市的客流高峰期,比如选择非周末时间或者是早晨刚营业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乘坐电梯时,如果到楼层比较低的地方购物,选择走楼梯;如果到楼层比较高的地方购物,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电梯人多时可以等候下一趟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