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监管 > 正文

深圳市宝安区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民生工程

2020-04-15 11:31   浏览量:14926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针对2019年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总结,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积极落实整改,将继续致力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创建工作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加强重点场所整治排查

  一是制定《宝安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微小餐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微小餐饮的监管,提升微小餐饮品质控制和安全水平,开展食品加工小作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大检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集中开展对小作坊各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持续推进小作坊分类整治;重点整治微小餐饮经营场所环境“脏、乱、差”,食品原辅料进货“无证”“无票”,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习惯等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二是实施小餐饮和连锁餐饮单位承诺制。餐饮单位签署承诺书,做出“违者愿罚”的具体承诺,提高小餐饮和连锁餐饮单位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强化餐饮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三是积极推进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工作。下发了《宝安区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工作方案》《关于实施食品摊贩登记管理经营区域和时段工作细则的函》,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职责和分工,全面落实食品摊贩规范管理工作。四是坚持集中打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整治食品流动摊贩。将查处乱摆卖熟食档、烧烤档、路边流动饮食档作为专项执法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将乱摆卖的整治常态化,实行重点时间段弹性上班工作制,全天候控制路段,不给小贩留空档;采取定点控制和巡查突击整治相结合的办法。

探索网络订餐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严把准入许可关,根据《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新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醒,指导其可在许可申请书中填报主体业态“网络经营”项目;对新申报“网络经营”项目的餐饮单位,严格开展现场核查,经核查符合各项食品安全条件的予以发证,无实体门店经营的网络食品经营者,不予授予餐饮经营以及散装熟食销售资质;二是加强平台协作,与宝安区两大主流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区域负责人建立沟通交流机制,针对网络订餐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要求平台严格落实好入网审查登记、公示更新、督查检测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三是采取线上“抓取”线下“查处”新模式,通过信息中心与网络平台数据共享,通过爬虫技术发现疑似存在无证无照、超许可范围经营、标注信息与实际不符等违法违纪经营行为,使线下监管更具靶向性。2020年已检查本地入网经营单位38家,立案查处1宗。

提升满意度和知晓率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星期三查餐厅”“9号查酒”“农产品周周查”“市场发现”等执法行动,全程接受新闻媒体监督。在宝安日报专栏、农贸市场公示栏通报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开展互动抽检活动,免费接收群众送检,全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发挥代表委员的监督作用。每年举办年度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座谈会,邀请宝安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以及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技术机构和企业代表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信息进行沟通交流。三是推进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宝安区市场监管局与区义工联合会签署《宝安区推进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现有志愿者230名,定期开展包括“周三统一执法行动日”、禁售活禽宣传等主题活动。试点开展志愿者参与网络餐饮单位监督管理的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立市民互动、共建共享的食品安全宣教体系。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等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设”民生微实事活动覆盖全区70%以上社区。五是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进校园”“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对学校食堂和集体配送单位进行宣传引导,发放《学校食堂、集体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指引》。

狠抓各环节食品安全

  宝安区食品安全整体形势稳中向好,但是仍存在部分领域、部分环节贯彻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依然存在、新业态、新模式、新情况带来的监管挑战、普法渠道和形式有待多元化拓展等问题。食品安全现状与市民更高质量要求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宝安区将继续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食品安全满意度。

  加大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贯彻实施力度。一是结合食品安全战略和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制定宝安区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具体细则,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分工,并按照“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的要求逐条分解。二是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市区人大执法检查的意见建议,继续深入推进宝安区食品安全战略、阳光智慧餐饮工程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三是结合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要求,制定全区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具体举措,制定责任清单。四是对照市区人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结果,对标对表,立行立改。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将《规定》《意见》和特区条例的落实情况纳入食品安全考核重要内容,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对推进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和通报。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一是突出全链条监管,狠抓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的重点问题,对私宰肉、活禽等重难点问题,逐个击破,全面监管。二是突出基础工作,全面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确保升级顺利推进。三是突出社会共治,充分听取代表委员意见,邀请媒体、志愿者全程参与执法监督和抽检工作。四是突出市民的获得感,紧抓网络订餐等新兴业态,园区食堂、学校食堂等人员密集、涉及面广、影响力度大的领域食品安全不放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立体化管控模式 深圳海吉星护好百姓“菜篮子”
下一篇:宝安区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开学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