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 12:03 浏览量:2840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薛海军 孙 鹤)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郁郁葱葱的树木、宽阔笔直的马路、拔地而起的高楼,给人以天然“大空调”的惬意、生态“大氧吧”的舒爽。乌兰察布人的热情、淳朴、豪放、包容以及这座城市展示出的美好发展前景,感染着来访这里的人。
70年来,乌兰察布的变化翻天覆地,尤其是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加上“中国马铃薯之都”和新晋“中国草原酸奶之都”的激发,进一步延长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振兴新活力。
民丰种业培育的原原种马铃薯
马铃薯种植:让百姓鼓足钱袋子
9月的乌兰察布市,秋意盎然。地处中国正北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这座城市,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正迎来丰收时节。大型农械在土地里驰骋,翻起的肥沃土壤形成一道土浪,裹挟着在地里长成鲜嫩圆滑的土豆。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锡勒乡土豆种植户张占胜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以土豆果腹,是当地百姓的主要口粮之一。现在,土豆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豆豆”。今年,张占胜的土豆种植基地总产量在2000吨左右,利润超过60万元。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地区级位居第一,占内蒙古的近1/2,是我国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基地。2008年,“乌兰察布马铃薯”通过地理标志认证;2009年3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乌兰察布市为“中国马铃薯之都”;2011年12月,在原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马铃薯之都”地位不断巩固。
乌兰察布市的土豆种植,绕不开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马铃薯研究中心”和“中国薯都核心区”。
公司副总经理孟才介绍,目前公司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马铃薯脱毒组培中心,1.6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1300亩包括温室、网室的原原种生产农场,有大型喷灌、滴灌等机械化设施、设备配套齐全的原种生产农场15个,共计水浇地8万余亩,年生产脱毒苗8000万株、原原种8000万粒、原种3万吨、一级种6万吨、加工薯3万吨。公司将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8000吨低温油炸薯条、2000吨胡萝卜脆片加工项目”,旨在打造乌兰察布市地标性全产业链产品,创建全国最大的低温油炸薯条深加工企业。
在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马铃薯加工车间,料仓—去杂—自来水冲洗—蒸汽去皮—杀腥—常温水降温—立薯—土豆条长短分离—自动称重—低温油浴—包装……一系列工序下来,马铃薯变成了包装精美、味道醇香的即食薯条。该公司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北京对口帮扶的号召,在京蒙两地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将休闲马铃薯加工技术引入乌兰察布,与当地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优势相结合,在察右前旗投资15亿元,建设马铃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核心区,激发产业活力,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创新、提质增效。
聚焦草原酸奶:带动发展奶业全产业链
7月18日,第二届中国草原酸奶大会暨世界草原酸奶发展高峰论坛在乌兰察布市召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张京玉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共建“草原酸奶之都”的复函》。至此,“中国草原酸奶之都”落户乌兰察布。
会上,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王国相表示,乌兰察布是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的重要绿色通道,拥有得天独厚的奶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了以兰格格乳业为代表的优质乳制品加工企业,带动了乌兰察布奶产业链的大发展。
内蒙古是中国乳业的发祥地,乌兰察布是内蒙古草原酸奶核心区。在这里,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和其主打产品“兰格格”酸奶。
“兰格格”发端于草原,成长于草原。世居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崔氏擅长蒙古酸奶制作,因临毛驴巷,1886年得名崔毛驴酸奶。1939年,商道重镇土牧尔台开店,商贾云集,崔氏酸奶扬名西北。1988年,公司现任董事长崔继平四兄弟创建雪原乳业。雪原酸奶的“白瓷瓶”现已成为很多消费者难以忘却的童年味道。2015年,兰格格新品进入北京市场反响热烈,为此,公司将原有的雪原乳业专注做奶酪、奶食、酸奶饼,而兰格格乳业则专注做酸奶。2017年,兰格格酸奶成为外交部内蒙古自治区全球推介会试饮酸奶,获得各国友人高度盛赞。
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凭借着“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和“聚焦发展模式”,现已成为专业生产凝固型酸奶的现代化企业。目前拥有整套国内先进的纯、酸牛奶生产线,平均年处理鲜牛奶4.2万吨,产值8.5亿元。作为我国第五大标准化酸奶生产基地,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乳品行业还包含上下游很多产业。“兰格格”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带动相关行业成长发展的过程。崔继平介绍,种地、养牛、饲草料种植、牧场经营、收奶、研发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带动了上下游很多企业。
崔继平表示,兰格格乳业将继续坚持聚焦式的发展模式,传承和发扬“蒙古酸奶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受人尊重的草原酸奶品牌。建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真正把草原酸奶文化、旅游文化等融为一体,为促进产业延伸、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兰格格乳业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两都”贡献产业扶贫新力量
在此前召开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乌兰察布市专场新闻发布”上,乌兰察布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韩军介绍,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中有8个国家级贫困旗县且全部为深度贫困旗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750个贫困嘎查村,115个深度贫困嘎查村。记者了解到,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方面,马铃薯、奶业等产业贡献了巨大力量。
孟才介绍,民丰种业公司在产业升级方面,通过优质脱毒种薯供应,可使种植户平均亩产增加1吨以上,亩平均纯收入增加1000多元。公司每年可供45万亩土地种植马铃薯,可给社会增加近4.5亿元的收益;在直接效益方面,公司共流转土地10万余亩,每年为5000多户农民支付地租约2500万元,并在用工时优先聘用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的农民,确保农民无地不失业,每年支付的农民临时用工费用在1000万元以上,共计3500万元以上;在收益保障方面,公司每年订单种植面积1万余亩,在农民种植过程中给予全程技术服务,并保证按订单保护价回收产品,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题,“订单模式”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我们通过运用产业化项目扶贫及“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土地流转+劳动力工资”核心扶贫模式,把贫困农民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联接起来,使贫困农民分享到了产业开发的成果,也使贫困农民增强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了脱贫致富。”孟才介绍。
凯达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察右前旗果酱合作社、恒泰合作社等23家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成立“中国薯都凯达聚领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合体通过“3+2”模式、建立长效造血机制、持续脱贫奔小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带动周边农户10500户参与马铃薯、冷凉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已帮扶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64人,今年计划还要帮扶30个村集体1194户2527人。
崔继平介绍,兰格格乳业也承担了社会责任,周边的奶牛养殖户把自有奶牛放到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每头奶牛每年增收3000元,3年后再送养殖户一头小牛犊。农户在每年春季可以与公司签订青贮玉米合同,秋天由公司统一回收利用,农户每年可以增收2万元。公司也是乌兰察布市3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企业,贫困人员可以到公司务工,每年的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此外,公司还有很多家庭小工厂,可以在家制作奶瓶上的小皮套挽扣,增加收入。
1995年以前,马铃薯只是乌兰察布市农民饥当粮、饱当菜,养家糊口的食物。如今,乌兰察布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在种薯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转化、仓储流通、品牌营销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突破,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牧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随着“中国草原酸奶之都”的落户,进一步激发当地产业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活力,在带动乌兰察布奶业全产业链大发展的同时,与之相伴随的必定是产业兴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