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10:50 浏览量:2108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1月26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这一指导原则部分参考了2003年SARS爆发时出现的精神健康问题和干预措施,并提出精神干预应覆盖以下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发热门诊就诊者、感染患者的家属和朋友、诊治已感染患者的医护工作者,以及需要帮助的普通群众。通过汲取此前全球严重新型肺炎疫情的经验并基于病毒流行所带来的精神社会影响,发展和实施精神卫生健康评估、援助、治疗和服务,是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关键且紧迫的目标。
迄今为止,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和确诊病例,以及其接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依然匮乏,因此在疫情爆发期间该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观察到的精神健康问题以及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可以帮助指导卫生健康部门以及公众,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精神卫生干预措施。
正确认知理想对待
已确诊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可能因为担心感染的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新病毒而感到恐慌,而隔离中的病人可能会感到无聊、孤独和愤怒。
此外,感染后的症状,如发热、缺氧、咳嗽,以及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如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失眠),可能加重焦虑及心理压力。在部分媒介,比如在微信中,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被描述为一种“致命性病毒”,这一描述使得在医护工作者和公众间持续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和危机感。
在SARS爆发的早期,一系列的精神健康问题,如持续的抑郁、焦虑、惊恐发作、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病性症状、谵妄乃至自杀都曾有过报道。强制接触者追踪和14天的隔离,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措施的一部分,但这有可能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内疚情绪,因为自身可能会导致传染、隔离,并会让家属及朋友承担污名。
在该病毒的感染和相关精神健康问题方面,医护工作者也是高风险人群,尤其是那些在医院中诊治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也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向其家人、同事和朋友传染该疾病和传播这种病毒而感到恐慌。
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北京某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如果曾被隔离、在高危的临床环境中工作(如SARS病房)或有亲属或朋友感染了SARS,他们的创伤后应激症状明显多于没有这些经历的医护工作者。在SARS爆发期间,曾在SARS病房和医院中工作的医护工作者也报告出现了抑郁、焦虑、恐慌和沮丧。
提供精神卫生援助
在这种环境下,尽管患者和医护人员普遍出现了精神健康问题和疾病,但是大多数在隔离病房和医院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其实并未接受过任何提供精神卫生服务方面的专业培训。因此,开展及时的精神卫生服务迫在眉睫。在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在SARS中使用的一些方法可能同样有效。
第一,应由地区和国家的卫生部门牵头建立多学科联合的精神卫生健康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临床心理医生以及其他精神卫生健康工作者等等),为患者和医护工作者提供精神卫生援助。同时,应为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提供专业的精神病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精神卫生服务和场所。第二,应为医护工作者及患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清晰信息,以缓解他们的恐慌和不确定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关患者的治疗方案、病历和健康状况的最新信息。第三,应当借助电子设备和应用软件(如智能手机和微信等)为患者、其家属和公众建立安全的服务平台并提供心理咨询;应鼓励患者与家属使用安全的沟通方式,如通过智能手机和微信,以减少孤独感。第四,疑似和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以及在相应接诊医院中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当定期接受精神卫生方面的评估,例如抑郁、焦虑症和自杀倾向的临床筛查。对出现较严重精神健康问题的患者或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接受精神科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和医护工作者来说,相关情绪和行为反应是一种对过高压力的适应性反应。心理治疗方法可能有效,比如基于压力适应模型的心理干预措施。如果使用精神科药物,比如精神科医生为严重精神科并发症开具的处方药物,应当遵循确保伤害最小的基本药物使用原则,同时还要注意减少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危害。
面对灾害,恐慌、不确定性和污名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可能成为及时开展临床治疗和精神卫生干预的障碍。通过汲取此前全球严重新型肺炎疫情的经验并基于病毒流行所带来的精神社会影响,发展和实施精神卫生健康评估、援助、治疗和服务,是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关键且紧迫的目标。
上一篇:新都区“六个强化”做好综合市场疫情防控
下一篇:酒精和84消毒液:单用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