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农产品是“滞销”还是销售不畅

2020-02-26 10:20   浏览量:23358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一些农村采取封村堵路等“硬核”措施,虽然起到了阻断疫情扩散的效果,但有的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印发《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要求畅通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通道,不得拦截蔬菜种苗、仔畜雏禽及种畜禽、水产种苗、饲料、化肥等农资运输车辆。

  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为了解国家有关通知精神落实情况,上海嘉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时对接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盐城市发展改革委、盐城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落实农户捕捞、运输等问题,并同时发出了长三角淡水鱼滞销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让养殖户直接对接批发市场商户,让农户养得出、消得掉,上海市民买得到,从而保障上海市场供应。

image.png

  多部委发文要求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三令五申要求疏通的道路如今究竟通没通?

道路管控影响农业生产

  在盐城大丰,南瓜霉烂在地里,几位村民在掏里面的南瓜子。村民表示,原本希望南瓜采收后过完年销售的,以往每年销售收入可达十多万元。受疫情影响,采购商的车进不了村,南瓜销不出去。在盐城射阳县的某生态养殖服务区,外地牌照渔车因没有当地疫情期间物资保障运输通行证无法通行。

  不少地方“大路通了,小路照堵”。对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养殖户生产销售“两头堵”的局面十分严重。所到之处依然被要求出示当地的通行证,渔业运输车(俗称水车)除了运输水产外,很难装载其他物品。闯关过卡,到达养殖公司还是遭到劝离。

  究其原因,养殖公司大都是国企,而每个塘口是养殖户承包的。养殖户为了早点出鱼,可以保供,也可以为下一季养殖争取被疫情耽误的销售时间。天气逐渐变暖,鱼要开始进食,这样既会增加养殖成本,又会耽误新鱼投放,最着急的便是养殖户。

  那么,原本该畅通的路究竟堵在哪些环节上了?射阳县农业农村局表示,渔车要到县农业农村局填写农业物资调拨单,拿到调拨单再去网上注册运输途径,最后会生成一个疫情期间物资保障运输通行证,外地的通行证在本地无法确认。而根据盐城市农业农村局方面消息,射阳县农业农村局不知情上海出具的《长三角疫情防控交通运输一体化货运车辆通行证》可以在当地通行。《长三角疫情防控交通运输一体化货运车辆通行证》在上海市已开始使用,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盐城却迟迟才收到通知。

  基层交通梗阻理由五花八门。首先,交通梗阻堵在了地方相互“踢皮球”上。不少地方规定只要持相关部门的通行证即可通行,事实上,在办理通行证时,不少人遭遇“踢皮球”。找乡镇开通行证,乡镇要求找县农业农村局开证明,农业农村局要求找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局最后说要乡镇开证明。办证过程中,待销售的养殖产品还在池塘里。即便办好了通行证,出本市到外省市可能依然进不去。一辆超市物资运输车往往有着6份各地通行证。

image.png

  多如牛毛的各类通行证,到底哪个才能畅通无阻?江苏省跨市界需要抗疫期间物资通行证,并且只认本市的。按照该市办了通行证,到了下个市也行不通。有的地方甚至规定养殖户不能聚集捕捞,一旦捕捞就不能再回村,直到疫情结束再回家。

  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擅自随意断路封路造成交通“最后一公里”梗阻,其产生的“次生灾害”日益显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修路”带来的社会问题,将会影响“疫”后恢复发展需要。

打通运输梗阻解决“滞销”问题

  滞销是指市场上的产品因为一些原因不受消费者欢迎而导致销售速度极慢。这是显见特征,从企业商品周转快慢程度看,周转快者为畅销;周转慢者为平销;无周转者就为滞销。而无周转是购买量为零所致。因此,购买量为零是滞销的首要特征。从售价与成本的对比关系看,购买量为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盈利价(高于成本的售价);成本价(等于成本的售价);亏本价(低于成本的售价)。由盈利价引起的购买量为零,通常不称之为滞销。因此时降价仍可促销,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唯有由成本价或亏本价引起的购买量为零,才被称之为滞销。

  最近滞销成为网络热词,农产品到底是滞销还是销售不畅?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原本的生活秩序和行业销售模式,一边是大量需要农产品的城市,一边是“滞销”的农产品。国家多次强调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地方各部门应该在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下,明确职责划分,实现上情下达,坚决贯彻,避免各自为阵、互相踢球,抓紧贯彻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畅通交通,打通影响农产品、农资运输梗阻环节。让农产品产得出,消得掉。

  最终,打通基层交通梗阻,还需要推动基层防疫能力提高,这种一阻了之、一断了之的做法其实是基层管理者对疫情的误判。疫情只是暂时的,生活还要继续,防疫和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多一些疫情防范新思路、新方法比一断了之难,但也是最行之有效的。简单粗暴的断路封村给“疫”后恢复带来的是长远影响,只有解决基层领导对疫情的研判,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打通运输梗阻,才不至于出现农产品“滞销”,让农村更快恢复生产。

  建议政府直接对接大型销售批发市场或企业,实行专人专车采购。政府负责养殖企业的专人捕捞或采收。企业管控好运输人员,政府管控好捕捞或采收人员。由国有控股种养殖企业对接销售端,实行专人专车采购。国有控股公司负责种养殖企业专人捕捞或采收。

  这样做的优势:专业捕捞或采收人员由地方政府统一安排,捕捞或采收人员不接触采购商或运输人员。采收单位对驾驶人员可以有效管理,运输结束后可以安排采购人员和运输人员进入单独的空间休息,不与外人接触。销售端和采购端只要有效管控好人员,实行不接触式购销。多点新思路,少开启点“运动员模式”,那么滞销一词就不会时常出现。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哄抬农产品价格案件占比近两成
下一篇:遵义赤水乌骨鸡登上申城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