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

2020-04-08 09:45   浏览量:2653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记者 罗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粮食安全与贸易受到国际关注,也引发公众担忧。我国粮食够不够吃,用不用囤积,今年的作物种植情况如何,是否受到影响?在日前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态:我国口粮完全自给,国际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

  粮食库存数量可观

  家庭购买应当适量

  就消费者最关心的“目前我国粮食形势如何“”粮食生产能不能稳住”两个问题,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回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他介绍,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达到13277亿斤。多年的粮食丰收,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有效应对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当下部分地区出现的“屯粮“”抢购”等行为,潘文博说:“粮食多年丰收,库存较为充裕;夏粮丰收有望,春播进展顺利;口粮完全自给,国际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了我国粮食库存的构成情况,他解释,我国粮食库存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与企业商品库存。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这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以地方储备粮为例,其按照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平衡区4.5个月市场供应量建立。政策性库存是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形成的库存,我国这部分库存数量相当可观。企业商品库存是指企业为了经营周转需要建立的自有库存。目前入统企业有4万多家,这部分库存规模数量不小。此外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这部分通常不统计在库存范围内。

  近年来,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目前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少城市的成品粮,也就是面粉、大米,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至于说要不要囤点大米,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秦玉云说,“顺便提醒一下,在家里大米、面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虫,放久了品质、口感都会下降,因此建议消费者根据家庭需要适量购买。”

  潘文博表示,今年的粮食生产“稳”字当头,核心是稳定粮食面积,结构调整就是在粮食内部的品种结构进行优化,不减少粮食面积。稻谷、小麦这两大品种,今年要继续保持稳定,而且扩大双季稻,稳定玉米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调优品质结构,发展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高蛋白大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今年要继续开展轮作休耕,但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今年将扩大轮作、减少休耕,轮作继续以种植粮食为主。

  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夏粮丰收有希望、有基础

  潘文博介绍,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国家采取了超常规措施来稳住粮食生产,主要有一是抓住春耕关键节点,指导各地分区分级恢复农业生产秩序,稳住春播粮食面积。二是将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人民政府,把稳定粮食面积作为约束性指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今年全年粮食面积稳定。三是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释放重农抓粮强烈信号,例如给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等。根据调查,今年我国农业生产粮食种植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应该说,粮食生产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局。

  谈及春耕,潘文博补充介绍,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业生产尤其是春耕生产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推进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农资下乡、农机上路、农民下田堵点等措施的助力下,目前,春耕生产秩序基本恢复正常。从春季田间管理看,土壤墒情较好,主产区夏粮的长势好于上年,也好于常年。如果后期不出现极端天气,今年夏粮丰收有希望、有基础。从春播进度来看,截至4月3日,全国春播粮食1亿亩,快于去年同期。当下,春播即将进入高峰,进度马上会更快。从农资供应情况看,目前农资企业的复工率98%、复产率90%,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基层门店也就是农资经营门店的开业率也达到96%,农资下摆入户的比例80%。总体来看,今年春耕可用“农资供应充足、运输基本畅通、价格总体稳定”来总结。为解决部分地区农资还未完全到户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已专门成立农资保供组,将继续做好农资保障工作,春耕不结束、热线电话不撤销、跟踪服务不松劲,切实解决春耕生产中农资供应存在的问题,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道防线保供稳市

  那么,在粮食应急保障方面,我国做了哪些工作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介绍,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从此次应对新冠疫情看,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做到了“四个有”,即保障体系有支撑、市场波动有监测、应对变化有预案、保供稳市有责任。“保障体系有支撑”,我国构建了“三道防线”:充足原粮储备,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价格易波动地区建立了能够满足10—15天的成品粮储备,以及应急加工企业、应急供应网点、应急配送中心和应急储运企业的布局与建设。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个,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家。截至目前,5388家应急加工企业中已经复工4750家,复工率达88.2%。“市场波动有监测”,建立起两级监测体系,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覆盖了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能够密切跟踪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动态。“应对变化有预案”,建立了从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保供稳市有责任”,建立起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国内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正值春节假期,全国粮油企业及时、快速复工复产,也对稳定全国的粮油市场起到关键作用。王宏介绍,充足的原粮储备,适度的成品粮储备,再加之强大的应急企业加工能力,能够确保应对疫情期间粮食供应满足需要。

  秦玉云介绍,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协同联动、加强粮源供应等方面,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目前,全国已建立540家粮油加工企业保供协作机制、12家骨干龙头企业联系制度和湖北等五省联动保障机制,将抓好央地协同、区域协同、产销协同、企业协同,形成保供稳价合力;同时,根据市场需要,继续组织好政策性粮食拍卖。

  当前世界粮食供给充足

  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影响有限

  受疫情影响,一些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加上今年沙漠蝗虫灾害在一些国家暴发,引发全球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受疫情影响,今年4、5月份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对此,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呼吁理性看待“国际粮价上涨会传导到国内”等问题。

  他说,从国际来看,当前世界粮食供给充足,2019/2020年度世界粮食(不包含大豆)供给量为34.7亿吨,总需求量为26.7亿吨,期末库存近8亿吨,库存消费比近30%,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近期国际粮价上涨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费的影响。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十分有限,我国小麦、稻谷库存充足,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我们国家有充分的调控手段进行平抑,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影响。

  从国内来看,粮食产量上,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人均粮食占有量上,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粮食库存量上,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谷物进口量上,我国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且进口的主要是强筋弱筋小麦、泰国大米等,主要目的是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总体看,我国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没有必要抢购囤积。

  谈及备受关注的大豆,魏百刚介绍,去年我国进口大豆8851万吨,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85%左右,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比例分别为65%、19%、10%。今年1—2月,我国大豆进口1351万吨,同比增长14.2%。目前,我国大豆正常进口,未受影响。接下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疫情对我国进口大豆的影响。一方面,强化监测预警,与主要出口国加强协调,把疫情对大豆供应链的影响力争降到最低。同时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进口效率。另一方面,从国内来讲,将持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多措并举稳定国内大豆生产,保障大豆供应。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北京:恢复生产有序开放,采摘园草莓正红
下一篇:"诸城模式"转型升级开启肉鸡屠宰工业化4.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