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贵州威宁:坚持开发式科技扶贫新路

2020-07-10 10:46   浏览量:17722     来源:农民日报

  金斗镇黑坭村蚕桑合作社社员在挑拣蚕茧。日前,走进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五里岗工业园区的威宁黔鹤农产品

  金斗镇黑坭村蚕桑合作社社员在挑拣蚕茧。

  日前,走进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五里岗工业园区的威宁黔鹤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荞饭生产车间,荞面的幽香弥漫整个车间,整个车间生产环境洁净如新,多名统一着装,戴着口罩和手套的员工低着头,手脚麻利地干活,洒水、捻搓、筛簸,通过一道道复杂工序,荞面就被制作成了荞疙瘩。

  “我们公司的发展得益于贵州省科技厅‘14+2’深度贫困县科技计划成果转化项目等科技项目的助力。截至目前,公司成功获得科技型企业备案,共研发出地方特色农产品系列单品30多个,带动了本地荞麦产业的发展。公司目前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9人,现已经有4户脱贫。”公司负责人蔡琴说。

  在人们的印象中,羊圈一般都是比较脏的地方。然而,走进威宁县二塘镇艾家坪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场,笔者看到的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圈舍,哺育室、种养室、消毒室、粪便收集处理池等一应俱全,羊圈没有粪便,闻不到异味,这是该养殖场利用生态养羊技术取得的科技成果。

  “我们建的是标准化养殖场,工人每天都对羊舍进行冲洗,羊的排泄物经过沉淀池沉淀后进入沼气池和干粪池分类处理。”合作社负责人管彦坤说,养殖场常年回收秸秆饲养山羊,村民可以用秸秆换山羊粪便当肥料,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由于得到科技项目支持,现在采用标准化养殖,管理方便了,成本降低了。通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养殖基地的黑山羊最多的时候养殖规模发展到1000多只。

  据介绍,二塘镇艾家坪肉羊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属于贵州省科技厅“20+1”科技扶持财政补助项目,总投资13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00万元,二塘镇艾家坪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30万元。项目总体目标为开展技术培训200人次,羔羊存活率达90%以上,10月龄羊出栏重达到40千克以上,形成加工产品1个,形成商标1个。

  项目通过完善合作社的养殖设施、设备,应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科技帮扶实现合作社肉羊养殖提质增效基础上,以托管形式带动10户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自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分红5万元(每户0.5万元),累计15万元;同时通过优先安排就业额外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产业技术技能培训使有积极性的贫困户肉羊具备养殖能力,贫困户入股购买的200只种母羊保值(每户20只),可供贫困户后续养殖肉羊致富提供保障,实现科技帮扶、产业脱贫双丰收。

  项目实施完成后,二塘镇艾家坪村黑山羊养殖基地面积将增加1550平方米以上,饲草种植基地达300亩以上,带动当地贫困户50户以上养殖黑山羊,存栏种羊400只以上,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养殖农户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

  黑坭村以蚕桑产业为龙头成立恒海蚕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自身发展中,带动周边农民统一购种、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保护了农民利益,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农民高兴地说:“有了合作社之后,只管放心搞生产,不再为资金、技术、销路发愁,还增加了收入。”目前,恒海蚕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桑养蚕产业初具规模,累计发展了3000多亩高原生态蚕桑示范种植基地,2019年获得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得到省科技厅100万元的科技项目资金支持,惠及农户200余户1000余人,成功注册了一个商标品牌“沃若”,蚕茧年产量达400多吨,为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威宁以科技项目实施作为科技扶贫的抓手,走“实施一个项目,扶持一个企业,带动一批群众脱贫”的开发式科技扶贫新路子,坚持以实现产业化为目的,进行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威宁黔鹤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二塘镇艾家坪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金斗镇恒海蚕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都是很好的典范。

  威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积极选聘农技专家、科技特派员助推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深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在工作中,威宁科技部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大力组织申报科技项目,以项目为抓手,通过项目效益,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带动更多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集中力量支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农业科技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今年,威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新派遣省级科技特派员58名,统筹整合各类涉农专家资源,创新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构筑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平台,从科技特派员中筛选组建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食用菌、蔬菜产业、油茶产业、水果产业、生态渔业、马铃薯等产业专家组,将科技特派员按照专业所长,匹配到贫困村主导产业链,精准服务产业发展。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推进绿色防控 促进节本增效
下一篇:广东:优化服务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