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食品网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美食 > 正文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2020-07-14 09:39   浏览量:29574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五谷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同时能够能补养人体元气、阳气,对脾经、胃经和肾经都有好处,水果的益处同样颇多,但不吃饭只吃水果这种方式并不可取,长期不食用主食会导致气血不足,脾胃虚弱。

  炎炎夏日,很多人认为吃水果生津止渴,有利健康,而吃米饭并没有什么益处,甚至不少青少年为了减肥不吃米饭、光吃水果。光吃水果不吃饭,如此可行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答案肯定是不能,那其中的道理有哪些?接下来将从古人留下的养生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中寻找答案,来探寻中医的“养生之道”。

  五谷为养 主食才是养生根本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认为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本。五谷是指 “稻、黍、稷 、麦、菽”,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等,亦泛指所有谷类和豆类食品。五谷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素。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配比很合乎人体需要。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为什么说 “五谷为养”,首先,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能补养人体元气、阳气。

  五谷杂粮本质都是植物的种子。只要有土壤,一粒小小的种子便可以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一个新的生命,因为种子浓缩了植物的精华具备旺盛的生命力,也称之为“生机”或“阳气”。我们吃主食的时候,不仅吃了各种化学营养物质,还吃粮食的“阳气”。五谷,也就是粗粮,其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

  其次, 五谷杂粮调养脾胃。五谷只要撒在土地里就能生长发芽,而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在脾胃里播下种子,也就是我们人体所摄入的“五谷”,通过脾胃“以灌四傍”人才能生生不息。

  五谷杂粮的属性大多都是性平、味甘、色黄的特点, 多归脾经、胃经和肾经,这些性味归经特点也决定了其养脾胃的功能。谷气皆入胃,散精于脾;脾气散精,输布五脏。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吃主食,水谷精微无从摄取,气血无从生化,后天之本亏耗,导致气血不足,脾胃虚弱。

  “五谷”,以其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所以“五谷”一则养生,二则治病。药食同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正常饮食过程中祛除病痛,使机体恢复健康。

  因此,五谷杂粮等主食是最基本的养生,既可以补养人体元阳之气,又可以补益后天之本脾胃,绝对不可以不吃主食。

  “五果”为助 因人而宜忌过量

  吃水果一直被大家认为是减肥瘦身、补充维生素的良品,《皇帝内经》中言“五果为助”, “五果” 本指枣、李 、杏、栗、桃 ,亦泛指各种水果和干果。人们在主食之外适当进食果品, 从中医理论看, 可以调整阴阳,补充津液,某些水果和干果还具有补益心肾脾胃和润肺润肠之功。水果的益处颇多,导致有很多人不吃饭只吃水果来调理身体,但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中医认为,水果有寒热温凉不同属性,一般可以分为寒凉、温热、甘平三大类,而人也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等不同体质,需要根据不同体质选择合适的水果。不管是寒凉还是温热性味的水果都不易过量,更不能代替主食,宜饭后食用。

  生活变好 勿陷入“过补”误区

  《黄帝内经》中写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不管是五谷还是水果,或是肉类蔬菜,不能有所偏食。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饥饱有度,才能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

  总而言之,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不管是吃饭还是吃水果,要做到合理均衡,饮食有节,不可偏食,不宜过量,寒温适中,五味不过,顺应自然规律吃时令果蔬。(人民网)

分享到:
65.1K

上一篇:别小看吃早餐这件事 豆浆、油条不是“最佳搭档”
下一篇:福建雄县一公司矿泉水不合格